**組化組織固定、脫水和包埋的方法改進 
	**組織化學將傳統(tǒng)形態(tài)學與傳統(tǒng)**學結合起來,既可以在光鏡下或電鏡下觀察組織或細胞的形態(tài),實現(xiàn)組織或細胞定位;同時又發(fā)揮了**學中對特異抗原抗體定性定量的作用。**組織化學技術是一多步驟、多環(huán)節(jié)、多因素影響的實驗技術,有很多干擾因素都可能影響終的檢測結果,并造成錯誤的判斷。本文就**組化中組織的固定、脫水、包埋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進行可控因素的分析和總結。 
	
 
	組織固定的目的之一是大限度地保存組織細胞的抗原性,也是影響**組化結果的關鍵因素。因此,及時、恰當、完好的固定是制作好的組織切片的基礎。
	為使組織得到充分固定我們需要做到:
	①固定的組織新鮮:組織取材后應該立即固定,應盡快進入固定液固定或入液氮冷凍保存。特別是在夏季,如果保標本不及時固定,組織容易收縮變形,并發(fā)生自溶現(xiàn)象。
	②適宜的固定液:選10%中性緩沖甲醛固定液(pH7.4左右),固定液為組織塊體積的4~10倍。較好的固定液應該具有強滲透力,能迅速滲透入組織內部;其次不會使組織發(fā)生過度收縮變形,并能使組織內易觀察的成分得以凝固為不溶性物質;還要使組織達到硬度,有較好的折光率。
	③組織塊的體積:組織塊的體積宜小而薄,一般用于**組化的組織大小宜為1.0cm×1.0cm×0.2cm。組織太大,內部得不到充分固定,導致組織結構破壞,給切片帶來的困難,還增加非特異性染色,同時浪費試劑。固定液的量 固定組織時,有足夠的固定液。一般為組織塊體積的10~15倍。固定用的容器足夠大,組織材料不要太多,避免組織中的水分滲出影響固定液的濃度。
	④恰當?shù)墓潭〞r間:固定的時間要視組織塊的大小及固定液的種類、濃度、溫度而定。組織塊越大,固定時間越長;反之,組織塊越小,固定的時間越短。固定液的穿透力與濃度呈正比取材后30min內固定,小標本固定時間為4~6h,大標本為12~16h,固定總時間不超過24h為宜。
	⑤固定后要充分沖洗,以減少染色時的人工假象。組織固定后,因固定液滲透到組織中,所以沖洗,除去殘留的固定液,否則會影響下一步的脫水。特別對于長時間固定的標本應用流水沖洗,盡可能減少色素沉著。對于混合固定液固定的組織、更要及時沖洗,否則將影響**組織化學切片的質量,產生人工假象。
	脫水及包埋:定期更換脫水劑和透明劑可有效防止組織脫水不及透明不夠,并有利于下一步的切片染色觀察,防止**組化時出現(xiàn)的假陽性或假陰性以及脫片現(xiàn)象。包埋石蠟對切片質量也有直接的影響,需選用專用的切片石蠟以切片質量的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