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 中廣核的野心:不想跟隨,想!領!跑!
來源:南方能源觀察,eo記者:劉文慧
	
	11月4日,在海上小型堆的新聞發(fā)布會上,中廣核科技管理部副總經理舒睿表示: 
	
“‘十三五’期間,中廣核將聚焦于國內**、國際**的核心技術與核心產品研發(fā),探索建立海外研發(fā)中心或聯合實驗室,汲取國際上*為先進的智力資源,增加在國際市場上的技術話語權,努力實現從行業(yè)‘跟隨者’、‘并行者’向‘領跑者’的地位轉變?!?
	
這是中廣核**次公開提出要當“領跑者”。
	
這年頭叫“領跑者”的多了去,尤其光伏行業(yè),跑得*快。核電行業(yè)不一樣,低調得很——有回我請教一名核電專家怎么看核能報道,專家說“低調低調*好不要報道”。倒不是為了悶聲大發(fā)財,而是公眾對核電的不了解引起眾多誤解,稍有不慎容易搞出個大新聞。即便是在行業(yè)內部,中核、中廣核、國電投乃至其他爭取核電牌照的公司,大多數時候也維持著一種表面的和平,彼此的競爭、沖突少與外人道。作為一名核電記者,面對這樣的局面,我的內心是崩潰的。
	
只是,所謂“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放現代社會,有市場就有競爭,有競爭也就有人跟隨、有人領跑。聰明的中廣核放眼的是“國際市場”,視野高,格局大,巧妙避開“國內競爭重復投入”輿論可能。但,想參加奧運會,國內比賽總得拿個**吧。
	
我國核電市場的發(fā)展時間并不長,一直到1999年才顯雛形:當年,中核總改組為中國核工業(yè)集團公司和中國核工業(yè)建設集團公司。而因為此前中核總持有中廣核45%的股份,改組過程中,中廣核差點變成中核的子公司。知情人士透露,“分家”時中核集團在子公司列表上填上了中廣核,提交相關部門,中廣核領導得知后及時進行交涉,才在名單公布前刪掉中廣核的名字。
	
2012年,經國務院同意,中廣核股權關系調整為國資委持股82%、廣東省持股10%、中國核工業(yè)集團持股8%。**年,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正式更名為中國廣核集團,后者正是我們現在常說的“中廣核”,一個從名稱上不想被地域束縛住市場可能的能源企業(yè)。
	
對核工業(yè)部的“親兒子”中核來說,中廣核就像是用原先核工業(yè)部身上一顆細胞培育出的克隆人,結果變成競爭對手,多少有些憋屈。不過,畢竟親兒子,中核手持特殊的“遺產”:核燃料元件研發(fā)技術及生產線、乏燃料再循環(huán)的項目資質。翻譯**話就是,如果中廣核是開餐館的,那么中核就是它**的食品供應商和廚余垃圾回收商。
	
如果你覺得核電站才是賺錢的大頭,核燃料和乏燃料后處理沒啥大不了,那你就錯了。當年英國核燃料公司(BNFL)就先后收購了西屋電氣的核電業(yè)務和ABB公司的核電業(yè)務,整合為后來的西屋電氣。事實告訴我們,任何一個行業(yè),都不要看不起“賣菜的”。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純粹就核電站的數量、運營水平而言,中廣核早已是國內的領跑者。所以,這一次,當中廣核提出要當行業(yè)的領跑者時,它所追求的已不僅僅是核電站的數量。舒睿提到“十三五”期間中廣核的五大戰(zhàn)略專項,分別為:華龍一號、先進核燃料組件、下一代先進核能系統、小型堆、智能核電。
	
華龍一號排**位是自然的,畢竟HPC項目已落定,華龍一號GDA審查是接下來工作重點。值得注意的是排**位和第三位的:先進核燃料組件和下一代先進核能系統。
	
研發(fā)先進核燃料組件,這個好理解,就是努力成為食品供應商。雖說中核有遺產,但中廣核和國核電卻一直在尋求其他途徑。國電投主導AP1000元件國產化的相關設計工作,自然可以接觸和掌握先進核燃料元件設計制造技術,在核級鋯材研發(fā)也有自己的優(yōu)勢。中廣核則擁有國家能源核燃料元件技術中心,進行燃料組件和鋯材研發(fā)。
	
研發(fā)意味著未來有投產可能。在國內沒有燃料元件生產線的中廣核,提出建設工程試驗線,同時參股49%哈薩克斯坦元件生產線。一名核燃料研發(fā)專家就曾在公開場合指出:中廣核以“工程試驗線”名義在國內建設核燃料產能。
	
中廣核的“工程試驗線”是指ATF燃料( AccidentTolerantFuel事故容錯燃料)專項研究,屬于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牽頭單位是中廣核研究院,參與單位包括九院、國電投、中科院、中核等。按照其研發(fā)及應用計劃,2020年其中試線建造完畢后將啟動生產線可行性研究,力求2029年具備工業(yè)規(guī)模生產能力。相關產品面向的正是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燃料市場。
	
研發(fā)畢竟耗時,中廣核早就想建設自己的燃料組件廠,跟哈薩克斯坦談了好幾次。2015年,中廣核對與哈方合資的燃料組件制造廠進行可行性研究,**階段年生產規(guī)模為200噸,主要面向中廣核的海內外市場??梢韵胂?,一旦建成投產,在核燃料元件方面,中廣核雖說不是領跑,那也算是中核的“并行者”。
	
那么,排在第三位的下一代先進核能系統又是什么?
	
舒睿在發(fā)言的PPT中提到十三類尖峰計劃重點領域,其中之一是核燃料循環(huán)后端。由于核燃料再循環(huán)牽涉到**,按規(guī)定,中核是國內核燃料循環(huán)**的專營供應商。那中廣核在核燃料循環(huán)后端,有什么可發(fā)力的呢?舒睿給我的回答是:
	
“我們在后端有兩個考慮,一個是乏燃料的干式貯存,目前正在準備工作階段,這是我們近期的乏燃料解決方案。遠期,在乏燃料后端處理技術方面,我們也有前瞻性戰(zhàn)略布局,我們與中科院聯合研發(fā)先進核能系統ADANES?!?
	
ADANES系統是什么?在中廣核2016科技大會的講座上,中科院院士詹文龍用“‘吃干榨凈’的核能系統”來描述它。這個系統利用ADS嬗變,可以將長壽命、高放射性核廢物的放射水平處理成普通鈾礦的放射性水平,減少了*終需要進行地質深埋處理的核廢料體積。翻譯**話就是,廚余垃圾減少了,而且對環(huán)境更友好。
	
之前我在做乏燃料后處理圓桌報道時,就有專家表示,ADS是比現有核反應堆和后處理更**的技術,中國在這方面的研究水平已是****,有了這項技術,未來乏燃料處理可能都不是問題。
	
按照舒睿的預計,ADANES項目要真正推向工程的話,還得15年。
	
15年,還不到兩個核電站建設周期嘛~
	
與其他能源類型相比,核電市場**是馬拉松級賽事,誰都有可能領跑。
	
恩,國電投,加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