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林齡以及生長環(huán)境對于側柏林葉面積的影響 側柏林是北京山區(qū)2種重要的,側柏林6.01×10hm2,比例占全市生態(tài)公益林面積20%,針葉林類型,面積指數(shù)(LAI)是用來反映植物葉面的數(shù)量變化和群體生長分析的參數(shù),在植物生態(tài)學、植物生理學、植被學、栽培學以及一些交叉學科中得到廣泛應用,作為研究群體結構的重要參數(shù)之一,LAI可以在較大尺度上為森林的科學培育提供依據(jù),并成為衡量林分質(zhì)量的重要指標,通過遙感技術測量的大范圍LAI需要進一步的地面驗證。葉面積的測定可以通過使用活體葉面積測定儀進行快速的測定分析。 在林木生長過程中,環(huán)境以及年齡是影響林木生長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環(huán)境同等情況下。林齡是影響植物的各項生理因素的重要因素,葉面積測定可以借助葉面積測量儀進行快速的測定分析、側柏林4個類型,將林分劃分為10~20、20~30、30~40和40~50年4個林齡組。 側柏在低山陽坡厚土的條件下,林齡22年,平均LAI為1.0695,平均LAI為6.3952,LAI/LAI為16.72%;林齡35年,平均LAI為1.0787;林齡46年,平均LAI為1.1928??梢钥闯?,在幼齡林至中齡林期隨著側柏林齡的增大,林分密度逐漸降低,LAI有增大趨勢。側柏在低山陽坡薄土的條件下,林齡16年,平均LAI。為1.1406,平均LAI為3.9021,LAI/LAI為32.O5%;林齡22年,平均LAI為0.9623,平均LAI為6.5911,LAI/LAI為14.60%;在林齡35年,平均LAI為0.6507;林齡46年,平均1AI為0.9962,由于林分條件變化較大,LAI的變化不具規(guī)律性。并且樣地的胸徑和樹高已突破了計算采用的葉生物量模型的適用范圍,因此未能獲得在46和35年側柏的實際葉生物量,未計算出平均LAI。而在林齡16年時LAI/LAI的變異系數(shù)為12.91%明顯偏大。但在相同林齡時,側柏在低山陽坡厚土條件下的LAI和LAI均明顯大于薄土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