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在蘭州不銹鋼中的作用
定義
鐵是一種化學元素,它的化學符號是Fe,它的原子序數(shù)是26,是*常用的金屬。它是過渡金屬的一種。是地殼含量**高的金屬元素。有鐵制物件發(fā)現(xiàn)于公元前3500年的古埃及。它們包含7.5%的鎳,表明它們來自流星。古代小亞細亞半島(也就是現(xiàn)今的土耳其)的赫梯人在3500年前(公元前1500年前)是**個從鐵礦石中熔煉鐵的,這種新的,堅硬的金屬給了他們經(jīng)濟和政治上的力量,鐵器時代開始了。
鐵的物理性質(zhì)
鐵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 56
1、 純鐵具有銀白色金屬光澤;
2、 有良好的延展性、導電、導熱性能;
3、 密度為7.86克/厘米³;
4、 熔點為1535℃,沸點為2750℃;
5、比熱容為460J/(kg·℃);
純鐵質(zhì)地軟,不過如果是鐵與其他金屬的合金或者是摻有雜質(zhì)的鐵,熔點降低,硬度將增大,具體得看雜質(zhì)或者合金的性質(zhì)了
| 元素相對原子量 | 55.8545(2) |
| 相對原子質(zhì)量 | 55.847,計算用56 |
| 元素類型 | 金屬元素 |
| 質(zhì)子數(shù) | 26 |
| 中子數(shù) | 30 |
| 所屬周期 | 4 |
| 所屬族數(shù) | Ⅷ |
| 電子層分布 | 2-8-14-2 |
| 外圍電子層排布 | 3d6 4s2 |
| 電子層 | K-L-M-N |
| 元素在太陽中的含量 | (ppm)1000 |
|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 | (ppm)太平洋表面 0.00001 |
| 地殼中含量 | (ppm)41000 |
| 氧化態(tài) | 主要 Fe+2,Fe+3 其余 Fe-2,Fe-1,Fe0,Fe+1,Fe+4,Fe+5,Fe+6 ,F(xiàn)e+8 |
| 原子體積 | (立方厘米/摩爾):7.1 |
鐵的化學反應
鐵是一變價元素,常見價態(tài)為+2和+3價。鐵與硫、硫酸銅溶液、鹽酸、稀硫酸等反應時失去兩個電子,成為+2價。與Cl?、Br?、硝酸及熱濃硫酸反應,則被氧化成Fe3+。鐵與氧氣或水蒸氣反應生成的Fe?O?,可以看成是FeO·Fe?O?,其中有1/3的Fe為+2價,另2/3為+3價。但FeO·Fe?O?不符合Fe?O?不與稀酸反應的性質(zhì),經(jīng)光譜檢驗,應為Fe(+3)Fe(+2)[Fe(+3)O4],即鐵酸鐵與鐵酸亞鐵的復合鹽。鐵的+3價化合物較為穩(wěn)定,但有較強的氧化性,能把銅氧化成+2價(2FeCl?+Cu===2FeCl?+CuCl?,常溫下即可反應,用于刻蝕銅板)。相對原子質(zhì)量55.847。鐵有多種同素異形體,如α鐵、β鐵、γ鐵、б鐵等。熾熱的鐵和水蒸氣起反應也生成Fe?O?。
鐵的用途
在我們的生活里,鐵可以算得上是*有用、*價廉、*豐富、*重要的金屬了。鐵是碳鋼、鑄鐵的主要元素,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裝備制造、鐵路車輛、道路、橋梁、輪船、碼頭、房屋、土建均離不開鋼鐵構(gòu)件,中國年產(chǎn)鋼材4億多噸、鑄件3350萬噸。鋼鐵的年產(chǎn)量代表一個國家的現(xiàn)代化水平。
對于人體,鐵是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在十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中鐵無論在重要性上還是在數(shù)量上,都屬于首位。一個正常的成年人全身含有3g多鐵,相當于一顆小鐵釘?shù)馁|(zhì)量。人體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就是鐵的配合物,它具有固定氧和輸送氧的功能。人體缺鐵會引起貧血癥。只要不偏食,不大出血,成年人一般不會缺鐵。
所謂煤氣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也是由于血紅素中鐵原子核心被一氧化碳氣體分子緊緊地包圍住,喪失了吸收氧分子的能力,使人窒息中毒而死亡。
鐵還是植物制造葉綠素不可缺少的催化劑。如果一盆花缺少鐵,花就會失去艷麗的顏色,失去那沁人肺腑的芳香,葉子也發(fā)黃枯萎。一般土壤中也含有不少鐵的化合物。鐵是土壤中的一個重要組分,其在土壤中的比例從小于1%至大于20%不等,平均是3.2% . 鐵主要以鐵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其中既有二價又有三價鐵,大多數(shù)鐵氧化物在土壤顆粒中以不同程度的微結(jié)晶形式存在。
純鐵(指純度較高的鐵)是一種多用途的含碳量低、含雜質(zhì)量低的一種材料,具有優(yōu)良的磁性能。純鐵是鋼中含碳量*低、含各種元素*少、夾雜物*低的一種金屬材料,[4]常用于制造各種儀器、儀表的鐵心。因其強度低,故很少用作機械結(jié)構(gòu)材料,常用的是它和碳的合金。以上內(nèi)容就是鐵在蘭州不銹鋼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