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獲得上等的鑄件,使每個澆注工在生產(chǎn)過程中做到有章可循。確保澆注出來的鑄件外觀無鑄造缺陷、內(nèi)在組織比較致密的技術(shù)要求,防止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事故。特制定鋁合金鑄件澆注工藝規(guī)程,望每個澆注工在生產(chǎn)過程中認真執(zhí)行。
一、 金屬型涂料的配制:
金屬型涂料的配制表
|
加入順序
|
1
|
2
|
3
|
4
|
5
|
|
成分
|
硅酸鈉
|
滑石粉
|
氧化鋅
|
高嶺土
|
溫水
|
|
重量(每桶20Kg)
|
4 Kg
|
2 Kg
|
1.2 Kg
|
0.8 Kg
|
其余
|
1. 涂料的配制方法 首先將各種原材料混在一起,并進行充分攪拌,然后將適量的水 加熱到60℃左右后再將攪拌均勻的原材料加入攪拌桶內(nèi),并進行充分的攪拌。待攪拌均勻后目測或手感涂料的稀稠濃度,認為符合使用要求時停止攪拌,放置1~2小時讓其各種原材料進行充分溶解。
2. 涂料使用前的再處理 將配制好的涂料再次進行充分攪拌,待攪拌均勻后用400目的篩 網(wǎng)進行過濾,然后把經(jīng)過過濾的涂料裝入噴槍待用。
二、金屬型的清理和噴涂:
1.金屬型的清理
(1)金屬型噴砂清理時必須對型腔內(nèi)的各個部位認真清理,特別要注意型腔的各個角落部位,清理過的金屬型型腔不得有殘留的涂料存在。
(2)噴砂完成后,必須認真檢查金屬型的合模情況、頂桿和彈簧的使用情況、金屬型型腔和分型面是否完好,如有問題及時向主管領導匯報,使金屬型盡快得到修復。
2.金屬型的噴涂
(1)首先將金屬型預熱到150~250℃;
(2)經(jīng)過預熱的金屬型型腔、金屬型芯及澆冒口部位的型面均應噴刷涂料,為了保證鑄件的光潔度,金屬型型腔的涂料層不允許有麻點,如出現(xiàn)個別麻點可用鉛筆抹去,如大面積出現(xiàn)麻點金屬型應重新清理再次噴涂料,直到滿足要求為止。
(3)鑄件壁越厚,涂料層應減??;反之,鑄件壁越薄,涂料層應增厚,但澆冒口部位的涂料一定要厚,以利于冒口的充分補縮。
(4)在澆注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涂料脫落應及時補噴,經(jīng)過噴涂的金屬型使用周期不得超過12小時。
三、金屬型的澆注:
1.澆注前的準備
(1)首先將澆包清理干凈,去除粘在其表面的氧化皮和雜物,然后加熱到150~250℃后進行涂料涂刷(涂料原材料是石墨),涂料涂刷后再次烘干處理,確保澆包表面干燥后才能使用。
(2)金屬型的預熱溫度為150~250℃之間,在實際生產(chǎn)過程中金屬型的溫度并不是均勻一致的,所謂的熱平衡只是相對而言。
2.澆注工藝與步驟
(1)先將金屬型合好,并用夾口夾緊,保證鋁液進入型腔后不會從分型面流出來。
(2)澆注工在舀取鋁液時必須先用澆包底將鋁液表面的氧化皮推開,然后再用澆包不帶嘴的一側(cè)舀取鋁液,并將在舀取鋁液過程中所形成的氧化皮和其它雜物去除干凈,避免在澆注時夾雜物進入型腔內(nèi)形成鑄造缺陷。
(3)澆注工在將鋁液澆入金屬型之前,首先將金屬型傾斜80度左右,然后用澆包嘴貼緊金屬型的澆冒口邊進行澆注,澆注時鋁液進入型腔的流速應遵循先慢→中快→后慢的原則,金屬型傾斜的角度也要平穩(wěn)緩慢的返回到水平狀態(tài),并必須將金屬型澆冒口充滿為止。
(4)金屬型澆注完畢后,必須將澆包中剩余的鋁液和氧化皮倒入沒有精煉的坩堝內(nèi)或指定的容器內(nèi),決不允許把澆注后剩余的鋁液和氧化皮倒入精煉好的鋁液中。
四、保溫爐內(nèi)鋁液溫度和質(zhì)量的控制
1.現(xiàn)在使用的保溫爐是溫度控制電爐,溫度控制在690~720℃之間。
2.澆注工使用的鋁液必須是經(jīng)過精煉處理合格的鋁液。
3.精煉好的鋁液應在30~40分鐘用完,若出現(xiàn)其它情況鋁液放置的時間超過工藝要求時,必須對鋁液再次精煉。
4.精煉合格的鋁液,熔煉工和其它人員不允許將澆注不合格的廢品件及相關材料加入到坩堝內(nèi),以免澆注出來的鑄件出現(xiàn)鑄造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