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國內僅在沿海城市有幾個修配廠。1956年隨著新中國156個大型建設項目的開工,我國從原來民主德國引進技術生產(chǎn)鉑熱電阻,由西安儀表廠**生產(chǎn)。當時只有玻璃骨架,因為需要玻璃和鉑絲的膨脹系數(shù)一致,玻璃委托北京玻璃廠生產(chǎn)。在計劃經(jīng)濟時代,鉑絲是稀有貴金屬,是國家??匚镔Y,由人民銀行計劃調配。隨有了北玻拿玻璃換鉑絲,然后北玻掌握這項技術。隨后是兄弟廠傳幫帶,上儀和川儀掌握這項技術。改革開放初期80年代,西儀的老一輩專家退休后回到家鄉(xiāng)江蘇利用這項技術辦企業(yè),隨后星星之火成燎原。
(1)熱電阻測溫系統(tǒng)一般由熱電阻、連接導線和顯示儀表等組成。必須注意以下兩點:
①熱電阻和顯示儀表的分度號必須一致②為了消除連接導線電阻變化的影響,必須采用三線制接法。具體內容參見本篇第三章。
(2)鎧裝熱電阻 鎧裝熱電阻是由感溫元件(電阻體)、引線、絕緣材料、不銹鋼套管組合而成的堅實體,它的外徑一般為φ1~φ8mm,*小可達φmm。 與普通型熱電阻相比,它有下列優(yōu)點:
①體積小,內部無空氣隙,熱慣性上,測量滯后??;②機械性能好、耐振,抗沖擊;③能彎曲,便于安裝④使用壽命長。
(3)端面熱電阻 端面熱電阻感溫元件由特殊處理的電阻絲材繞制,緊貼在溫度計端面。它與一般軸向熱電阻相比,能更正確和快速地反映被測端面的實際溫度,適用于測量軸瓦和其他機件的端面溫度。
(4)隔爆型熱電阻 隔爆型熱電阻通過特殊結構的接線盒,把其外殼內部爆炸性混合氣體因受到火花或電弧等影 電阻體的斷路修理必然要改變電阻絲的長短而影響電阻值,為此更換新的電阻體為好,若采用焊接修理,焊后要校驗合格后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