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TCC61-2003家庭和商業(yè)洗滌色牢度:加速法
1. 目的和范圍
1.1這些;加速洗滌方法用于評價耐頻繁洗滌紡織材料的耐洗滌色牢度,織物由于5次手洗、家洗滌或商業(yè)洗滌中的洗滌劑和摩擦作用產生的掉色和表面變化,通過45分鐘的測試大致模擬,但是,對于5次手洗、家庭洗滌和商業(yè)洗滌的沾色不總是能由45min的測試獲得。沾色是有色和無色紡織物的比例、洗滌負荷中織物纖維含量以及*終使用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而這些不總是能夠瞧預測的。
2.原理
2.1測試樣在一定溫度、洗滌劑、漂白和摩擦的作用下進行洗滌,產生的顏色變化類似于5產供銷手洗或家庭洗滌或商業(yè)洗滌,顏色變化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摩擦作用是通過織物與容器的摩擦效果,低浴比和不銹鋼珠的撞擊來完成。
3.設備、試劑和標準物質及測試樣的準備
3.1水洗牢度機(AATCC launder-Ometer)
3.1.1 恒溫水?。恨D速40±2rpm
3.1.2 不銹鋼罐Type1,500ml,75mm*125mm, 用于1A方法
3.1.3不銹鋼罐Type2,1200ml,90cm*200cm,用于2A,3A,4A,5A方法
3.1.4 緊固板,在水洗牢度機支架上,用于固定不銹鋼罐的。
3.1.5 不銹鋼珠:直徑6mm
3.1.7預熱/存儲裝置
3.2 評級卡
3.2.1 AATCC彩色轉移灰卡
3.2.2 變色灰卡
3.2.3 沾色灰卡
3.3 試劑和材料
3.3.1多纖維貼襯織物No.1和FB(緯向織物條,包含醋酸纖維、棉、尼龍、絲、粘膠和羊毛、0.8cm寬),No.10A和FAA(經向織物條,包含醋酸纖維,棉,尼龍,滌綸,腈綸和羊毛,1.5cm寬),No.10和FA(緯向織物條,包含醋酸纖維,棉,尼龍,滌綸,腈綸和羊毛,0.8cm寬)。
3.3.2 漂白織物:純棉,退漿,無熒光增白劑,32-32根/cm,比重為136±10g/m2。
3.3.3 1993AATCC標準洗滌劑WOB(不含熒光增白劑和磷酸鹽)。
3.3.4 1993AATCC標準洗滌劑(含熒光增白劑)。
注:該測試方法中主要使用1993AATCC標準洗滌劑WOB,在評價熒光增白效果時,使用1993AATCC標準洗滌劑。
3.3.5 次氯酸鈉漂白劑,NaOCl(有效期不6個月)。
3.3.6 碳酸鈉( Na2CO3)
3.3.7 硫酸(H2SO4),10%
3.3.8 碘化鉀(KI),10%
3.3.9硫代硫酸鈉(Na2S2O3)0.1N
3.3.10摩擦白布:50*50cm,32*33根/cm,精梳棉,退漿,漂白,不含熒光增白劑和整理劑(同摩擦色牢度中的)。
3.3.11 蒸餾水或去離子水
3.3.12 白紙板(安裝試樣用),Y刺激值至少為85%
4.試樣的準備
4.1不同的測試方法試樣的尺寸不同:1A方法中方式樣尺寸為50*100mm。2A,3A,4A,5A方法中試樣尺寸為50*150cm。
4.2每個容器中放一個試樣。
4.2.1每種樣品測一個方式樣,如果需要提高試驗的**度??梢灾貜蜏y試。
4.3在1A和2A方法中,評定沾色時用多纖維貼襯織物,在3A方法中使用多纖維巾襯織物或漂白織物,在3A方法中,可以選擇使用多纖維貼襯織物,但是醋纖、尼龍、滌綸和腈綸的沾色不考慮,除非在被測試織物或在*終成衣中含有該成分,對于3A,建議多纖維貼襯織物熔邊。在4A和5A方法中不評定沾色。
4.4 試樣準備
4.4.1評定沾色時,用8mm寬的多纖維貼襯織物(No.1和FB,No.10和FA)或漂白棉織物,尺寸為50*50mm,沿試樣50mm的短邊縫合,并與試樣正面接觸,如用多纖維貼襯織物時,6種纖維條沿試樣50mm的短邊分布,羊毛在右邊。纖維平行于試樣長度方向。
4.4.2如用15mm寬的多纖維貼襯織物,如No.10A和FAA,尺寸為50*100mm,沿試樣100mm或150mm,邊縫合,并與試樣正大同接觸,纖維條平行于試樣寬度方向,羊毛在*上端,放置纖維脫散。
4.4.3對于針織物,應該用同樣尺寸的漂白棉布沿四邊縫上以防止卷邊,并合整個表面獲得一致的結果,并將多纖維貼襯織物與試樣正面縫合。
4.4.4對于絨類織物,多纖維貼襯織物縫在試樣的頂部,絨頭方向背離試樣頂部。
4.4.5如果待測試樣是紗線,使用下列兩種方法之一準備試樣:
4.4.5.1方法1:在合適的針織小樣機上編織紗線,按照4.1-4.4準備試樣和多纖維貼襯織物。留一個試樣作為原樣。
4.4.5.2方法2:每種紗線取兩束長約120碼(110m)的紗線,對折,使其寬約50mm,長度適合于測試程序。保留一束紗線人民和為原樣。用同樣重量的方形摩擦白布或漂白織物在紗線的兩端折合縫上再按照4.4.1或4.4.2或縫上多纖維貼襯織物。
5.測試程序
5.1表1概括了測試條件。
5.2調節(jié)水洗牢度機到規(guī)定的水浴溫度,準備所需要體積的洗滌液。
5.3測試No.1A使用75*125mm的不銹鋼罐,No.2A.3A,4A,5A使用90*200mm的不銹鋼罐。
5.3.1對于No.1A,2A,3A,按照表1規(guī)定的加入一定量的洗滌劑。
5.3.2 對于No.4A,準備1500ppm有效氯溶液。按照下式計算需要稀釋到1L的次氯酸鈉溶液;
159.4%NaOCL=g,為需要稀釋的次氯酸鋼溶液克數(shù)。
準確稱量需要的次氯酸鈉溶液的克數(shù),稀釋到1L。對每一個測試不銹鋼罐,加入5ml 1500ppm的次氯酸鈉溶液和45ml洗滌溶液,使總體積為了50ml。
5.3.3對于No.5A,2700ppm有效氯的配置:按下式計算所要稀釋的次氯酸鈉的量:
4.54/%NaOCL=g,需加的克數(shù)。
準確稱量一定量的次氯酸鈉放入量筒中,加入洗滌劑,使總體積為150ml 。每個測試不銹鋼罐分別按照上述操作準備測試溶液。
5.3.4對所有的測試,每個不銹鋼罐中加入規(guī)定數(shù)量的不銹鋼珠。
5.4.有兩種方法可以預熱不銹鋼罐到規(guī)定的測試溫度,使用水洗牢度儀或者預熱/存儲裝置。如果不銹鋼罐在水洗牢度儀中預熱,參見5.4.2
5.4.1放置不銹鋼罐在預熱裝置中,保持規(guī)定的溫度,預熱至少2min,將試樣放入不銹鋼罐中;
5.4.2擰緊不銹鋼罐的蓋子,在氯丁橡膠墊片和不銹鋼罐頂部之間襯有特氯龍?zhí)悸然衔铮乐孤榷∠鹉z污染洗滌溶液。將75*125mm的不銹鋼罐開始旋轉時,蓋子的那端先接觸水面。水洗牢度儀支架兩邊的不銹鋼罐的數(shù)量要相等,對于用預熱裝置熱的不銹鋼罐,按照5.7繼續(xù)進行測試。
5.5 開動轉動裝置,運行至少2min,預熱不銹鋼罐。
5.6停止旋轉,使一排不銹鋼罐處于垂直位置,打開蓋子。放入一個試樣,蓋止蓋子但不要擰緊,重復該操作,直到這一排所有的不銹鋼罐、都放入試樣,然后再以同樣、順序擰緊鋼杯蓋(推遲擰緊蓋子是為了使壓力平衡)。重復這個上術操作,直到所有各排的鋼罐都放入試樣。
5.7啟動水洗牢度機,速度為40±2rpm,運行45min.
5.8 所有測試方法的漂洗、排水和干燥程序都是一術的,停止洗滌,取出不銹鋼罐,將其中的試樣放入燒杯中,每一個試樣一個燒杯,用40±3℃的蒸餾水或去離子水清洗三次,可偶爾攪拌或人力擠壓,每次約1分鐘,離心脫水或通過軋水機除去多余的水分。在溫度不超過71℃烘箱中干燥或將試樣放入尼龍網袋中,放入轉籠烘燥機中用標準程序烘干,溫度為61-71℃.或者在空城計所中干燥。
5.9 評級前在21±1 ℃,RH或65±2%的標準大氣條件下調濕一小時。
5.10評級前,除去試樣和貼襯織物上凌知己的紗線和散纖維,對于絨類織物,用刷子刷,盡可能使試樣的絨頭方向與原樣保持一致,試樣如果由于洗滌和/或干燥褶皺或凌亂應使其光滑或平整,試樣可以安裝在硬紙板上,以便于評級,背襯材料使用折色的硬紙板,Y刺激值至少為85%,安裝材料在評級區(qū)域應該不可見,不影響評級。
5.10.1若是紗線測試術,在與原紗線樣比較之前,應梳與整齊,原紗線也要梳理整齊,以便獲得一致的外觀。
6.評級
6.1評定試樣的變色
6.1.1按照AATCC評級程序1,使用變色灰卡評定試樣的變色,為提高結果的**性和準確性,至少2個人進行評級。
6.2 評定貼襯織物的沾色
6.2.1按照AATCC評級程序2使用沾色灰卡或AATCC評級程序8使用彩色轉移卡評定貼貼襯織物的沾色,測試報告中要注明使用的沾色灰卡的種類。
7.報告
7.1報告本標準號及測試方法和年號,
7.2 報告試樣的變色和貼襯織物的沾色
7.3報告沾色評級所使用的灰卡
7.4 報告多纖維貼襯織物和洗滌劑的類型。
7.5報告所用機器類型。
附錄1
次氯酸鈉有效氯含量分析
稱取2.00g液體次氯酸鈉倒入錐形燒瓶中,用50ml去離子稀釋。加入10ml 10%硫酸和10ml10%的碘化鉀。用0.1N硫代硫酸鈉滴定直至無色。計算:
mNa2S2O3×0.1N×0.03722
次氯酸鈉百分含量%= ×100%
2.00gNaOCL
其中,0.03722=74.45(NaOCI分子量)×0.001/2
表1測試條件
測試序號 | 溫度 | 總液量ml | 洗滌劑量% | 有效氯量 | 鋼珠數(shù) | 時間min |
℃(±2) | F°(±4) |
1A | 40 | 105 | 200 | 0.37 | 0 | 10 | 45 |
2A | 49 | 120 | 150 | 0.15 | 0 | 50 | 45 |
3A | 71 | 160 | 50 | 0.15 | 0 | 100 | 45 |
4A | 71 | 160 | 50 | 0.15 | 0.027% | 100 | 45 |
5A | 49 | 120 | 150 | 0.15 | 0.027% | 50 | 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