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電保護相關問題解析
不論是什么保護,繼電保護測試儀當它動作后的返回均必須有一定的遲滯(即返回系數(shù)),它能避免繼電器觸點動作時抖動。
由于電磁型繼電器靈敏度、**度較低和考慮觸點接觸壓力(良好接觸)的問題,其返回系數(shù)都要求調整到較小,如0.85~0.9.
微機保護返回系數(shù)一般在軟件中已固定,都很高,有的廠家為0.98。
2樓所說的返回系數(shù)就是0,我認為是不可以的。特別是帶時限的保護。比如過電流保護,當相鄰線路短路時,作為相鄰線路后備保護的過流保護在故障切除后不返回切除本線路,顯然為誤動。這確實已有案例,設備還是某大廠名廠的呢。
微機保護的返回介質損耗測試儀系數(shù)常常被人們忽略繼電保護應用繼電保護測試儀,樓主顯然注意到這個問題了。本人拙見僅供參考,祈望更多同仁也來談談高見。
、明確了概念。
我嚴重支持1樓、8樓、11樓對“返回系數(shù)”定義的闡述;
2、作為廠家應熟悉保護的相關標準,否則將可能給產(chǎn)品留下隱患。
比如:繼電保護測試儀有關標準對微機保護過電流返回系數(shù)規(guī)定不小于0.9;
低頻繼電器及裝置返回系數(shù)不大于1.002;
過頻繼電器返回系數(shù)不小于0.998。
3、作為保護定值計算也應了解相關標準及繼電器實際原理和技術條件。
比如:三段過流保護定值=(可靠系數(shù)/返回系數(shù))×*大負荷電流
其中返回系數(shù)取值范圍:0.85~0.95
實際中,對感應型、電磁型、微機型其取在2樓所述“需要電流返回到無流定值以下才返回”我不認為是合適的,也不同意您“因為,實際運行中,保護動作后,是要跳閘的,開關跳開后,就沒有電流,”的觀點。我支持3、5樓的觀點。
2、據(jù)您在2樓所述,您設計的這個保護返回系數(shù)=無流定值/動作值,既然是無流定值,可理解為是用來判斷無流的,此值很?。ㄈ绻?,不論是您設置的固定值還是開放給用戶的整定值,一般為10%左右的??際額定電流),因此該返回系數(shù)接近為0;
據(jù)您在6樓所述“此時如果在整定時限內檢測電流全部大于定值則保護出口,否則保護計數(shù)器清0”您設計的這個保護返回系數(shù)=1
3、我不知道您對保護動作值、返回值、返回系數(shù)怎么理解。但我可以談談我的理解:
在電磁型過流保護中使電流繼電器常開觸點閉合時的電流值為動作值,電流降至觸點斷開時的電流值為返回值,觸點閉合時間繼電器開始計時,觸點斷開時間繼電器即返回。
同理,在微機保護中(如圖)觸發(fā)器輸出Q為“1”時的電流I即為動作值(Izd),Q保持為“1”至電流降至Izd×Kf時即為“0”;計數(shù)器在Q=1時開始計數(shù),Q=0時復位清零。
的。若就此出口時間來下一個誤動結論的話,似乎有失公平。不知大家遇到這種情況沒有?在這里提出來與同行們討論和交流,也可能這種分析有不妥之處,請不吝賜教。
我覺得當務之急,該站現(xiàn)在有兩個問題急需解決:1、絕緣油介電強度測試儀變電站的防雷問題,即雷擊應該是擊在避雷針上而不應該在差動保護范圍內。避雷針的設計是否合理應該考慮改進,但這不是我的份內之事,只能建議?!?、保護裝置急需加裝錄波插件。我不明白當時是怎么簽定的技術協(xié)議,其它的老站也大多是四方公司的裝置,且都配置了錄波插件,比起那些老站,這個站還是改進型的裝置,竟然沒有配錄波插件,北京四方公司的這些小動作值得讓人懷疑。
發(fā)而成,自1996年面市以來,客戶遍及國內各地電力局及電廠.受到廣大繼保人的好評.多年來不斷升級,現(xiàn)已形成面向:地區(qū)局/縣局/電廠,整定計算的三個不同版本.電網(wǎng)故障仿真及繼電保護整定校驗軟件主要包括下面幾個軟件模塊:圖形建模功能/故障計算功能/保護定值自動、手動整定/整定值仿真校驗/保護裝置及定值的管理/定值單的管理;.電廠版含蓋電廠發(fā)變組、變壓器、電動機等設備保護,裝置采用南瑞、南自、繼電保護測試儀通用電氣等目前國內主要裝置(可自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