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子抗原的有效包被涉及多個關鍵步驟和考慮因素,包括抗原偶聯(lián)、選擇合適的包被液、包被溫度、濃度選擇、以及封閉方法。以下是具體的操作指南:
1. 抗原偶聯(lián):
將小分子抗原偶聯(lián)到分子量較大、具有較多結合位點的載體蛋白上,如牛血清白蛋白(BSA)或卵清蛋白(OVA),以借助載體蛋白的吸附能力實現(xiàn)間接包被。偶聯(lián)方法可以是通過化學修飾,例如琥珀酸酐法、羧甲基羥胺法或對氨基苯甲酸法,將半抗原與載體蛋白共價連接。
2. 選擇合適的包被液:
常用的包被液包括碳酸鹽緩沖液和磷酸鹽緩沖液。碳酸鹽緩沖液是常用的ELISA包被液之一,pH值范圍在9.09.6之間,呈弱堿性;磷酸鹽緩沖液pH值在7.27.4之間,接近生理pH值。如果抗原在堿性條件下不穩(wěn)定,應使用pH7.2的磷酸鹽緩沖液。
3. 包被溫度:
室溫(1825°C)適用于大多數(shù)抗原和抗體,操作簡便,通常需要過夜包被(1216小時)或在搖床上孵育24小時。4°C(冷藏)能大程度保持生物活性,但需更長時間(1624小時)。37°C(孵育箱)可縮短包被時間,但可能增加不穩(wěn)定的抗原或抗體變性風險。
4. 包被濃度選擇:
選擇合適的包被濃度至關重要。一般蛋白質(zhì)抗原和抗體的包被濃度在110μg/mL之間,小分子抗原可能需要更高濃度(520μg/mL),因為其分子量較小,結合位點較少。通過預實驗優(yōu)化濃度,例如梯度稀釋法和分析結果法。
5. 包被后的封閉:
ELISA板表面殘留未被包被的位點容易吸附非特異性試劑,影響結果。常用封閉劑包括0.05%0.5%的BSA、10%的小牛血清、1%明膠、5%的脫脂奶粉等。通過預實驗比較不同封閉液的效果,選擇合適封閉液。
6. 偶聯(lián)和包被其他技術:
對于特定應用,如使用磁珠進行包被,需考慮磁珠的類型(羧基磁珠、鏈霉親和素磁珠等)和偶聯(lián)條件。羧基磁珠通常在pH 46.5范圍內(nèi)包被效率較高,需注意pH值對包被效率的影響。
7. 化學發(fā)光免 疫分析:
在化學發(fā)光免 疫分析中,磁珠包被抗體時,羧基磁珠和Tosyl磁珠有不同的反應原理和條件要求。羧基磁珠需要EDC活化,而Tosyl磁珠則利用抗體的疏水性自然靠近并發(fā)生反應。
通過上述步驟和考慮因素,可以有效實現(xiàn)小分子抗原的包被,確保ELISA實驗的靈敏度、特異性和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