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鏡定義:放大鏡(英文名稱:magnifier):用來觀察物體微小細節(jié)的簡單目視光學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視距離小得多的會聚透鏡。物體在人眼視網(wǎng)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正比于物對眼所張的角(視角)。視角愈大,像也愈大,愈能分辨物的細節(jié)。移近物體可增大視角,但受到眼睛調(diào)焦能力的限制。使用放大鏡,令其緊靠眼睛,并把物放在它的焦點以內(nèi),成一正立虛像。放大鏡的作用是放大視角。歷史上,據(jù)說放大鏡的應用是由13世紀英國的一位主教格羅斯泰斯特提出的。
早在一千多年前,人們已把透明的水晶或透明的寶石磨成“透鏡”,這些透鏡可放大影像。也稱為凸透鏡。
放大鏡前一個數(shù)字表示放大倍率,比如8X30表示放大鏡的倍率是8倍。
如果是雙倍率型,則用 / 符號分隔兩個數(shù)字。比如2x/4x,表示放大鏡的倍率為2倍,并且在放大鏡中有個區(qū)域的放大倍率為4倍。如果鏡片是矩形,則用前一個數(shù)字表示鏡片的寬后面一個數(shù)字表示鏡片的高,單位是毫米。比如100X50,表示鏡片的寬度為100毫米高度為50毫米。和望遠鏡一樣,偽劣放大鏡也*喜歡在倍率上做文章,標稱倍率往往比真實倍率高出很多。其實單鏡片放大鏡常見倍率在10 倍以下,雙鏡片放大鏡常見倍率在20倍以下。如果倍率要求高,就需要用到顯微鏡了。不同場合需要用到不同的倍率,并不是倍率越高越好,倍率高意味著視野小,在有些場合視野更重要。(放大鏡倍數(shù)=250/鏡片焦距+1,毫米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