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国产成人无码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av第一次处破,厨房玩弄丝袜人妻系列国产电影

文章詳情

扭矩型扭力扳手驗收的探討

日期:2025-11-01 09:13
瀏覽次數(shù):3708
摘要:

KANON中村扭矩型扭力扳手驗收的探討

1 引言

  在工業(yè)生產中,尤其是汽車工業(yè),應用*廣泛的KANON中村扭力扳手是扭矩控制型扳手,其次是扭矩轉角控制型扳手。隨著對汽車發(fā)動機質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對扭力扳手的精度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在汽車工業(yè)中,對扭矩控制型扳手的精度要求一般是±5%(額定值),高精度的是±3%(額定值)。對扭矩轉角控制型扳手的精度要求一般為:貼合扭矩精度±(510)%(額定值)、角度精度±1°
  上述兩種扭力扳手,基本上可以滿足我國工業(yè)近期的要求。雖然扭矩控制型扳手已使用多年,但由于對此類扳手的精度這一概念的理解不一,扭矩精度的檢測方法不規(guī)范,因此在該扳手的驗收上,用戶廠與(設計)制造廠經(jīng)常存在分歧、發(fā)生爭執(zhí),為此一拖幾年的情況也時有發(fā)生。因此,重溫一下螺紋聯(lián)接的有關基本理論、結合實際問題作比較深入的分析,對此類扭力扳手的驗收達成一些共識是十分必要的。

2 KANON中村扭力扳手擰緊過程分析

  首先我們應該了解擰緊過程(見圖1)。開始擰入時,有一個低扭矩擰進期(o′a);然后進入擰緊過程,其中ab此區(qū)段為彈性區(qū)、bc為過渡區(qū)、c點為峰值扭矩,從c點開始的區(qū)段為塑性區(qū)。而對于螺紋聯(lián)接件而言,作用其上的扭矩M與螺絲聯(lián)接件的應變ε也有類似如圖1的曲線(Mε)。

扭矩型扭力扳手驗收的探討圖解一

1 擰緊過程

  螺紋聯(lián)接件的使用場合不同,選用時在(M-ε)圖上的工作點也不同,在反復擰緊、松開的使用場合(例如夾具上采用的螺紋夾壓件)應該選擇ab區(qū)段的工作點為宜;而在長久性聯(lián)接或半長久性聯(lián)接(裝配后除非損壞或維修才拆裝的螺紋聯(lián)接件。如汽車發(fā)動機缸體、缸蓋密合螺栓;連桿上的聯(lián)接螺栓等)場合則應選擇c點以后的塑性區(qū)的某點。對這兩種不同使用場合的扭力扳手,驗收時的情況也不相同。
  實際上,用KANON中村扭力扳手擰緊螺紋聯(lián)接件,其*終目的是產生緊固力F,而施加在螺紋聯(lián)接件上的扭矩M,僅有約10%部份(M1)是用來產生緊固力F的,其余部份均消耗在克服摩擦上,包括克服螺紋聯(lián)接件螺紋表面的摩擦力矩M2與克服螺紋聯(lián)接件座面(指聯(lián)接件端P與被聯(lián)接件表面)兩摩擦力矩M3。M1、M2M3的比例如圖2所示。由此可見螺紋聯(lián)接件的機械效率很低,正是這種低的機械效率,可以有效地防止聯(lián)接件本身的松脫而使其有足夠的**系數(shù)。

扭矩型扭力扳手驗收的探討圖解二

2 扭矩的分配

  從上可知,螺紋聯(lián)接件被擰緊時,作用其上的有效扭矩M1(與此相應的由M1產生的緊固力F1)不僅與扭力扳手施加在螺紋聯(lián)接上的扭矩M有關,而且與一些摩擦力矩M2、M3有關。施加于螺紋聯(lián)接件上的扭矩M與螺紋聯(lián)接件產生的緊固力F1之間的關系可以表達如公式(1)

F1MKD    ?。?span lang="EN-US">1

式中 K——扭矩系數(shù)
   D——螺紋聯(lián)接件直徑

3901.gif (722 字節(jié))    2

式中 t——螺距
   α——螺紋半角
   μs——螺紋表面摩擦系數(shù)
   d2——螺紋半徑
   dw——螺紋聯(lián)接件座面平均直徑
   μw——螺紋底面摩擦系數(shù)
  μsμw這兩個摩擦系數(shù)與許多因素相關而且變化比較大。μs主要與螺紋的加工質量(包括表面粗糙度,螺紋副尺寸精度等)、運輸儲存質量(磕、碰,灰塵等)及表面潤滑有關;μw主要與結合面的質量(粗糙度、平直度)、墊圈的類型(剛性、塑性)與質量及表面潤滑等因素有關。在同樣的扭力扳手輸出扭矩M時,其產生的緊固力受μs、μw的影響相差甚大,圖3所示即為μsw0025時的F1的曲線。按目前的現(xiàn)場狀況,μsw通常在0.10.2之間波動,高質量的螺栓副μsw可控制在0.140.18之間。因此,當用扭矩法控制的緊固系統(tǒng),即使其扳手的輸出扭矩M的精度為±0%(即無誤差,當然這只是一種假設),因受μsw的變化而使緊固力的精度竟可達到±30%。因此,對一些有較高緊固質量要求的螺紋聯(lián)接件,不應選擇扭矩控制法,而應選擇其它更為可靠的控制法。也就是說,片面追求高緊固系統(tǒng)輸出扭矩值M的控制精度是不合理的,也是徒勞的。據(jù)目前在汽車工業(yè)中使用的扭矩控制型扭力扳手的情況,其精度一般為±5%,*高為±3%,追求更高的精度是沒有意義的。

 

扭矩型扭力扳手驗收的探討圖解三

3 緊固力F1與扭矩M的關系

 

  鑒于扭矩控制型扳手的不足,對要求比較高的螺紋聯(lián)接件,比較廣泛地采用扭矩轉角控制型扳手。這種扳手是先施以一個貼合扭矩M0(此時扭矩控制),然后再旋轉一個預先設定的角度φ,以獲得*終的緊固力。
  扭矩轉角控制法比較扭矩控制法,可以獲得較高的精度。圖4為兩種控制方法的比較。圖4(a)所示為扭矩控制法,、兩條特性曲線,是同規(guī)格的螺紋聯(lián)接件,由于材料、制造及使用等多種因素所致的。因此,在同一外加扭矩M1作用下分別產生緊固力F′F″,其誤差為ΔFF′F″。因4(b)所示為扭矩轉角控制法,、兩條特性曲線,先用貼合扭矩M0擰緊,緊固力的誤差為ΔF0。然后均轉過φ角,與曲線、交于c、d,此時相應產生的緊固力之差為ΔFφ,從圖4(b)中可以看出,ΔFφΔF0。而相對應于扭矩M1時產生的緊固力之差為ΔF1,顯然ΔF1ΔF。因此,扭矩轉角控制法的精度較扭矩控制法要高,近年來,隨著國外汽車發(fā)動機機種被引進,扭矩轉角控制法的應用也越來越高。

扭矩型扭力扳手驗收的探討圖解四

4 兩種控制方法比較
(a)
扭矩控制  (b)扭矩一轉角控制

3 關于KANON中村扭矩控制型扳手的驗收

  目前,在我國一些發(fā)動機生產廠中,對螺紋聯(lián)接件緊固質量的檢驗通常采取這樣的辦法:用一把手動扭力扳手(根據(jù)精度要求不同,用機械指針式、千分表式或數(shù)字顯示式)對已完成擰緊過程的螺紋聯(lián)接件繼續(xù)擰緊或松開,讀出在螺紋聯(lián)接件轉動瞬間(無論是繼續(xù)擰緊還是松開)的扭矩值,將此值作為緊固扭矩值,用以驗收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扭力扳手的精度。然而這種驗收方法是不合理的。如前所述,在擰緊過程中,扭矩值的上升如圖1所示,在(ab)區(qū)段為彈性區(qū),(bc)區(qū)段為過渡區(qū)、c點以后為塑性區(qū),若擰緊終止點在(ac)區(qū)段內,驗收時繼續(xù)擰緊,扭矩顯示值呈上升趨勢、松開時呈下降趨勢;若擰緊終止點在c點之后(需要指出的是,絕大多數(shù)汽車發(fā)動機上關鍵部位的螺紋聯(lián)接件的終止點就是選在該區(qū)段),那么驗收時繼續(xù)擰緊,扭矩示值呈下降趨勢、松開時也呈下降趨勢。另外,由于螺紋聯(lián)接件的材質(包括材料、熱處理狀況等)、制造(表面粗糙度、尺寸精度)、使用狀況(表面清潔度、潤滑情況、墊圈與聯(lián)接表面質量)等因素,而導致即使同批螺紋聯(lián)接件,其扭矩特性曲線也難以等同(表現(xiàn)為曲線的斜率不等)。如圖1所示的特性曲線中,a、bc點的位置也存在離散。除上述因素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即在完成擰緊過程時,其*終擰緊扭矩值是在動態(tài)情況下達到的數(shù)值,是在螺紋表面之間、螺紋聯(lián)接件座面之間動摩擦的情況下獲得的。而目前采用的驗收方法,無論是用繼續(xù)擰緊還是松開,上述兩種摩擦均是靜摩擦,對條件相同的兩對摩擦副,其動、靜摩擦系數(shù)是不等的。
  綜上所述,影響上述驗收方法準確性的因素是螺紋聯(lián)接件本身的狀況、聯(lián)接狀況的差異與動靜摩擦系數(shù)值的不同,而且這些因素均帶有很大的隨機性。因此,用此種方法來驗收緊固用的扭力扳手是不合理的。
  圖5所示是沈陽某汽車發(fā)動機廠缸體主軸承蓋擰緊螺母圖。缸體與主軸承蓋的材料均為ZL104(GB1173-14),螺母與雙頭螺栓的材料均為45(GB699-65),硬度HRc2532。螺母擰緊后,要求*終扭矩值為(1216)kg*m。該廠使用一臺十軸自動扭力扳手擰緊,用滑環(huán)式扭矩傳感器作為控制元件,每根軸由交流三相電機驅動,經(jīng)過扭力扳手傳動扭矩傳感器、扳手頭到螺母,扭矩傳感器的標定精度為±3%。螺母擰緊后的扭矩檢查是用一把數(shù)字式手動扭力扳手擰緊進行的。

 

扭矩型扭力扳手驗收的探討圖解五

5 缸體主軸承蓋擰緊螺母

  表1列出10個缸體扭矩檢查的實測值,其中件15610是分別由兩位檢查員檢測的。

1 缸體主軸承蓋密合實測扭矩表    (kgm)

 

件號數(shù)值軸號

0

1

2

3

4

5

6

7

8

9

1

16

16

16

17

16

16

16

16

16

15

2

16

16

15

17

16

15

15

14

14

16

3

16

17

16

16

16

16

15

15

14

16

4

16

15

16

16

17

15

16

17

15

14

5

17

16

17

16

17

17

18

15

16

16

6

17

17

18

18

17

17

18

17

13

17

7

16

18

16

17

15

17

15

16

15

17

8

16

18

18

18

18

18

15

16

15

13

9

16

19

18

17

18

18

17

18

18

17

10

19

16

19

16

17

15

18

16

16

17

備注

扭矩傳感器預置值13kgm。

 

  表1中可以看出,在扭矩傳感器預置值為13kgm時,用擰緊法來校驗扭矩,扭矩值的偏離是(1419kgm)是很大的,比預置值要大16kgm。原因如下:校驗時,擰緊時是克服靜摩擦,要比扭力扳手擰緊時達到的*終扭矩要大。據(jù)分析,在13kgm的外加扭矩下,在該螺紋副的特性曲線上(如圖1所示)(a-b-c)之前,因此再擰緊時,扭矩呈上升趨勢。在用13kgm擰緊后,校驗時擰緊,在螺母轉動瞬間扭矩的上升是非??斓?,其讀數(shù)值因人(檢查員)而異,主要取決于該人反應的靈敏度,件號(15)、(610)由二人分別檢測,從表1的實測值中發(fā)現(xiàn),**位檢查員的實測值中,大于16kgm的有10個,占20%,而大于17kgm的僅1個,占2%。而**位檢查員的實測值中,大于16kgm的有32個,占64%,而大于17kgm的有18個,占36%。這些實測值均是隨機的,因此可以推測**位檢查員的讀數(shù)值是偏大的。從上面這個例子可以看出,使用擰緊法來校驗扭力扳手的扭矩精度既不合理又不**。那么應該如何來校驗扭矩控制型扭力扳手的扭矩精度呢?根據(jù)我們的經(jīng)驗是可以用靜態(tài)校驗動態(tài)校驗兩種方式進行。
  靜態(tài)校驗是對扭力扳手所使用的扭矩傳感器進行靜態(tài)校驗,作出在一額定直流電壓(一般在5V9V)作用下的扭矩輸出電壓(應變)性能曲線,傳感器裝上扭力扳手后,控制系統(tǒng)即按此性能曲線的數(shù)值調整。圖6所示為靜態(tài)校驗示意圖,(a)是用加載支架掛砝碼的方法來校驗扭矩(扳手)傳感器的精度,這種校驗方式是與扭矩傳感器的標定相一致的。(b)是用一固定式扭矩傳感器及相應的儀器組成扭矩校正儀,與待校驗的扭矩傳感器串聯(lián)起來,在一端加載荷,用比較二者讀輸出扭矩值的方法來進行校驗,此法與(a)比較,可省去標準砝碼及相應的加載組件,而且可連續(xù)、無級讀數(shù)。如果扭力扳手已經(jīng)安裝于設備上(如組合扳手上),則也可按(b)所示作相應的加載靜態(tài)校驗。靜態(tài)校驗只可驗證扭矩(扳手)傳感器的靜態(tài)特性,而扭力扳手實際工作時,扭矩傳感器由于轉動會產生相應的誤差,而且扭力扳手控制系統(tǒng)扭矩信號傳遞的時差,執(zhí)行元件的切斷時間與傳動系統(tǒng)的機械慣性等因素都會造成*終扭矩輸出值與予置扭矩值的誤差,即動態(tài)誤差。對實際使用的扭力扳手而言,其輸出扭矩精度即取決于靜態(tài)、動態(tài)誤差之和,因此對扭矩扳手進行動態(tài)校驗是十分必要的與合理的。

 

扭矩型扭力扳手驗收的探討圖解六

6 靜態(tài)校驗

 

  圖7所示即為動態(tài)校驗的示意圖,這種校驗*理想的是在實際使用場合進行,(在設計扭矩扳手時就應考慮預留進行動態(tài)校驗的空間與連接的接口),其中使用的回轉式扭矩校正儀可根據(jù)要求校驗的精度與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配置。如果只需讀取扭矩峰值,則可用ST回轉式峰值扭矩傳感器;若需將扭矩數(shù)據(jù)處理,可加接EP5000數(shù)字式扭矩顯示儀、EPP16/EPP16M打印機,或者直接加接DFS簡易數(shù)據(jù)文件系統(tǒng)(所示型號均為信邦有限公司代理的日本TOHNICHI產品)。校驗時,按要求對待驗扭力扳手預置一扭矩值,反復的擰緊,從設備控制系統(tǒng)與扭矩校正儀上讀取相應的值,對數(shù)據(jù)進行相應的處理后,即可獲得待驗扭矩扳手的精度。

扭矩型扭力扳手驗收的探討圖解七

7 動態(tài)校驗

  *后再簡單談一下測試數(shù)據(jù)的處理。一般用戶廠在驗收時,對一組測試數(shù)據(jù)均沿用下列式子計算精度:

4202.gif (2046 字節(jié))

這種計算方法是欠妥的,并不能**、準確地反映該扭力扳手的精度。我們認為,與之相比應該取標準誤差(均方根差)來表示較為合適。現(xiàn)將幾個主要的計算公式敘述于后以供參考:

算術平均值:4201.gif (389 字節(jié))
均方根差:
4203.gif (505 字節(jié))
  相對精度范圍:4204.gif (265 字節(jié))

  將相對精度范圍4204.gif (265 字節(jié))作為被校驗扭矩扳手輸出扭矩的精度。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為用戶廠設計、制造KANON中村扭矩型扭力扳手或扳手設備、機床時,在精心設計、制造的同時,必須事先與用戶廠就驗收方法及相應的精度進行磋商、達成共識,才能順利地驗收。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902000461號

X
選擇其他平臺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