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駐時間: 2007-12-07
- 聯(lián)系人:楊先生
- 電話:0755-28198580
-
聯(lián)系時,請說明易展網(wǎng)看到的
- Email:464798304@qq.com
-
日本金田
-
日本emic
-
FLUORO福樂
-
日本SK數(shù)顯水平儀
-
晶片鑷子
-
美國PTC
-
美國查狄倫Chatill...
-
美國諾克萊恩LOC-LI...
- 美國UNIVERSAL同...
- 美國PITAP圓周尺
-
瑞士REGINE皇冠牌
-
瑞士VENUS維納斯
-
瑞士磁性座
-
瑞士CORREX確力士
-
瑞士ZEAL濕度計
-
瑞士TITEC微小螺紋規(guī)
-
瑞士PESOLA拉力計
-
德國ROCKLE精密水平...
- 德國Kroeplin內外...
-
德國ROCKLE水平儀
-
德國SCHWENK缸規(guī)
- 德國DIATEST小孔量...
-
德國KOMEG三坐標測針
-
英國APIEZON阿佩佐
-
英國MICROSET微科...
-
英國COMARK壓力計
- 日本SK針規(guī)
-
日本EISEN針規(guī)
- 日本MINIMO美能達
- 日本今田 實驗機
-
臺灣Fanyaa扭力扳手
- 日本MARUI萬能角度計
- 內視鏡
- 日本ANRITSU表面溫...
-
臺灣WIZTANK數(shù)顯扭...
扭矩型扭力扳手驗收的探討
KANON中村扭矩型扭力扳手驗收的探討
1 引言 在工業(yè)生產中,尤其是汽車工業(yè),應用*廣泛的KANON中村扭力扳手是扭矩控制型扳手,其次是扭矩—轉角控制型扳手。隨著對汽車發(fā)動機質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對扭力扳手的精度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2 KANON中村扭力扳手擰緊過程分析 首先我們應該了解擰緊過程(見圖1)。開始擰入時,有一個低扭矩擰進期(o′~a);然后進入擰緊過程,其中a~b此區(qū)段為彈性區(qū)、b~c為過渡區(qū)、c點為峰值扭矩,從c點開始的區(qū)段為塑性區(qū)。而對于螺紋聯(lián)接件而言,作用其上的扭矩M與螺絲聯(lián)接件的應變ε也有類似如圖1的曲線(M-ε)。
圖1 擰緊過程 螺紋聯(lián)接件的使用場合不同,選用時在(M-ε)圖上的工作點也不同,在反復擰緊、松開的使用場合(例如夾具上采用的螺紋夾壓件)應該選擇a~b區(qū)段的工作點為宜;而在長久性聯(lián)接或半長久性聯(lián)接(裝配后除非損壞或維修才拆裝的螺紋聯(lián)接件。如汽車發(fā)動機缸體、缸蓋密合螺栓;連桿上的聯(lián)接螺栓等)場合則應選擇c點以后的塑性區(qū)的某點。對這兩種不同使用場合的扭力扳手,驗收時的情況也不相同。
圖2 扭矩的分配 從上可知,螺紋聯(lián)接件被擰緊時,作用其上的有效扭矩M1(與此相應的由M1產生的緊固力F1)不僅與扭力扳手施加在螺紋聯(lián)接上的扭矩M有關,而且與一些摩擦力矩M2、M3有關。施加于螺紋聯(lián)接件上的扭矩M與螺紋聯(lián)接件產生的緊固力F1之間的關系可以表達如公式(1): F1=M/K.D ?。?span lang="EN-US">1) 式中 K——扭矩系數(shù)
式中 t——螺距 |
圖3 緊固力F1與扭矩M的關系 |
鑒于扭矩控制型扳手的不足,對要求比較高的螺紋聯(lián)接件,比較廣泛地采用扭矩—轉角控制型扳手。這種扳手是先施以一個貼合扭矩M0(此時扭矩控制),然后再旋轉一個預先設定的角度φ,以獲得*終的緊固力。
圖4 兩種控制方法比較 3 關于KANON中村扭矩控制型扳手的驗收 目前,在我國一些發(fā)動機生產廠中,對螺紋聯(lián)接件緊固質量的檢驗通常采取這樣的辦法:用一把手動扭力扳手(根據(jù)精度要求不同,用機械指針式、千分表式或數(shù)字顯示式)對已完成擰緊過程的螺紋聯(lián)接件繼續(xù)擰緊或松開,讀出在螺紋聯(lián)接件轉動瞬間(無論是繼續(xù)擰緊還是松開)的扭矩值,將此值作為緊固扭矩值,用以驗收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扭力扳手的精度。然而這種驗收方法是不合理的。如前所述,在擰緊過程中,扭矩值的上升如圖1所示,在(a~b)區(qū)段為彈性區(qū),(b~c)區(qū)段為過渡區(qū)、c點以后為塑性區(qū),若擰緊終止點在(a~c)區(qū)段內,驗收時繼續(xù)擰緊,扭矩顯示值呈上升趨勢、松開時呈下降趨勢;若擰緊終止點在c點之后(需要指出的是,絕大多數(shù)汽車發(fā)動機上關鍵部位的螺紋聯(lián)接件的終止點就是選在該區(qū)段),那么驗收時繼續(xù)擰緊,扭矩示值呈下降趨勢、松開時也呈下降趨勢。另外,由于螺紋聯(lián)接件的材質(包括材料、熱處理狀況等)、制造(表面粗糙度、尺寸精度)、使用狀況(表面清潔度、潤滑情況、墊圈與聯(lián)接表面質量)等因素,而導致即使同批螺紋聯(lián)接件,其扭矩特性曲線也難以等同(表現(xiàn)為曲線的斜率不等)。如圖1所示的特性曲線中,a、b、c點的位置也存在離散。除上述因素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即在完成擰緊過程時,其*終擰緊扭矩值是在動態(tài)情況下達到的數(shù)值,是在螺紋表面之間、螺紋聯(lián)接件座面之間動摩擦的情況下獲得的。而目前采用的驗收方法,無論是用繼續(xù)擰緊還是松開,上述兩種摩擦均是靜摩擦,對條件相同的兩對摩擦副,其動、靜摩擦系數(shù)是不等的。 |
圖5 缸體主軸承蓋擰緊螺母 表1列出10個缸體扭矩檢查的實測值,其中件1~5、6~10是分別由兩位檢查員檢測的。 表1 缸體主軸承蓋密合實測扭矩表 (kg.m) |
件號數(shù)值軸號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 | 16 | 16 | 16 | 17 | 16 | 16 | 16 | 16 | 16 | 15 |
2 | 16 | 16 | 15 | 17 | 16 | 15 | 15 | 14 | 14 | 16 |
3 | 16 | 17 | 16 | 16 | 16 | 16 | 15 | 15 | 14 | 16 |
4 | 16 | 15 | 16 | 16 | 17 | 15 | 16 | 17 | 15 | 14 |
5 | 17 | 16 | 17 | 16 | 17 | 17 | 18 | 15 | 16 | 16 |
6 | 17 | 17 | 18 | 18 | 17 | 17 | 18 | 17 | 13 | 17 |
7 | 16 | 18 | 16 | 17 | 15 | 17 | 15 | 16 | 15 | 17 |
8 | 16 | 18 | 18 | 18 | 18 | 18 | 15 | 16 | 15 | 13 |
9 | 16 | 19 | 18 | 17 | 18 | 18 | 17 | 18 | 18 | 17 |
10 | 19 | 16 | 19 | 16 | 17 | 15 | 18 | 16 | 16 | 17 |
備注 | 扭矩傳感器預置值13kg.m。 | |||||||||
表1中可以看出,在扭矩傳感器預置值為13kg.m時,用擰緊法來校驗扭矩,扭矩值的偏離是(14~19kg.m)是很大的,比預置值要大1~6kg.m。原因如下:校驗時,擰緊時是克服靜摩擦,要比扭力扳手擰緊時達到的*終扭矩要大。據(jù)分析,在13kg.m的外加扭矩下,在該螺紋副的特性曲線上(如圖1所示)為(a-b-c)之前,因此再擰緊時,扭矩呈上升趨勢。在用13kg.m擰緊后,校驗時擰緊,在螺母轉動瞬間扭矩的上升是非??斓?,其讀數(shù)值因人(檢查員)而異,主要取決于該人反應的靈敏度,件號(1~5)、(6~10)由二人分別檢測,從表1的實測值中發(fā)現(xiàn),**位檢查員的實測值中,大于16kg.m的有10個,占20%,而大于17kg.m的僅1個,占2%。而**位檢查員的實測值中,大于16kg.m的有32個,占64%,而大于17kg.m的有18個,占36%。這些實測值均是隨機的,因此可以推測**位檢查員的讀數(shù)值是偏大的。從上面這個例子可以看出,使用“擰緊”法來校驗扭力扳手的扭矩精度既不合理又不**。那么應該如何來校驗“扭矩控制型”扭力扳手的扭矩精度呢?根據(jù)我們的經(jīng)驗是可以用“靜態(tài)校驗”與“動態(tài)校驗”兩種方式進行。 |
圖6 靜態(tài)校驗 |
圖7所示即為動態(tài)校驗的示意圖,這種校驗*理想的是在實際使用場合進行,(在設計扭矩扳手時就應考慮預留進行動態(tài)校驗的空間與連接的接口),其中使用的回轉式扭矩校正儀可根據(jù)要求校驗的精度與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配置。如果只需讀取扭矩峰值,則可用ST回轉式峰值扭矩傳感器;若需將扭矩數(shù)據(jù)處理,可加接EP5000數(shù)字式扭矩顯示儀、EPP16/EPP16M打印機,或者直接加接DFS簡易數(shù)據(jù)文件系統(tǒng)(所示型號均為信邦有限公司代理的日本TOHNICHI產品)。校驗時,按要求對待驗扭力扳手預置一扭矩值,反復的擰緊,從設備控制系統(tǒng)與扭矩校正儀上讀取相應的值,對數(shù)據(jù)進行相應的處理后,即可獲得待驗扭矩扳手的精度。
圖7 動態(tài)校驗 *后再簡單談一下測試數(shù)據(jù)的處理。一般用戶廠在驗收時,對一組測試數(shù)據(jù)均沿用下列式子計算精度:
這種計算方法是欠妥的,并不能**、準確地反映該扭力扳手的精度。我們認為,與之相比應該取標準誤差(均方根差)來表示較為合適。現(xiàn)將幾個主要的計算公式敘述于后以供參考: 算術平均值: 將相對精度范圍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為用戶廠設計、制造KANON中村扭矩型扭力扳手或扳手設備、機床時,在精心設計、制造的同時,必須事先與用戶廠就驗收方法及相應的精度進行磋商、達成共識,才能順利地驗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