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桶的相關文化
露天垃圾堆放點,到今日陽光下閃爍著光輝的不銹鋼分類垃圾桶,在垃圾桶萬千的變化中,似乎可以研讀出城市發(fā)展的歷 史與城市的文化特性。 在城市公共設施逐步完善的過程中,人們開始重新審視這個與城市同生共存的“藏污納垢”的盛器的設計。垃圾桶在經(jīng)歷了幾個層面的蛻變后,正以一種****的姿態(tài)接受著世人的審閱。
與環(huán)境風格協(xié)調
垃圾桶與環(huán)境是否需要協(xié)調是有爭議的。一種觀點認為垃圾桶要醒目,不然方便之舉便成了不便之舉。另一種觀點認為要含蓄和隱匿,否則風景**處,矗著一甕,很煞風景。如今,有第三種觀點,那便是協(xié)調和巧妙,垃圾桶也可以妙筆生出花一朵。在德國法蘭克福,街頭放著一只舊啤酒桶,它既是一個垃圾桶,也可以成為啤酒屋店招的一部分,光顧的人不但???會對它的身份帶有歧視,或許還會為之莞爾。在中國浙江西塘,我們還看見,有一款垃圾桶運用了硬山式的屋頂形式,做舊的松木板,中國傳統(tǒng)園林中基本的元素被不折不扣地應用到垃圾桶的設計中。在老外的眼中或許有點異域風情,但就設計而言似乎沒什么創(chuàng)意。
與幽默結伴而行
當人們開始在垃圾桶上寫上類似“請保持環(huán)境整潔”、“請不要亂扔垃圾”等帶有些許命令口吻的提示時,也從側面反映出環(huán)保和自覺意識匱乏的社會現(xiàn)實,同時把這種并不嚴肅的行為嚴肅化了。而今一些諸如“請喂飽我!”之類的俏皮話開始進入人們的視線,從嚴肅的提醒到輕松的調侃,這既說明了社會文明的進步,也從另一個方面體現(xiàn)了都市人在緊張的生活中找尋輕松的幽默感。
垃圾桶的分類設計
垃圾的分類放置體現(xiàn)了人類為保護家園付諸了實際行動,利用色彩的設計、淺顯易懂的圖形符號設計、容器的造型設計以及特殊的感光和感應技術等,設計者從視覺效果上大大提高了人們的分類意識和行為。分類垃圾的標識選擇用明確而典型的實物圖形來快速而有效地傳遞信息。比如中國香港海洋公園里的這三款垃圾桶,以及上海一個專門回收舊電池的垃圾桶,就直接做成了電池的模樣,這類垃圾桶隨著人們環(huán)保意識的提高已漸次出現(xiàn)在城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