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国产成人无码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av第一次处破,厨房玩弄丝袜人妻系列国产电影

Barlow Lens (巴洛鏡)的基本原理 天文望遠鏡

分享到:
點擊量: 231953 來源: 南京三劍科技有限公司|IT88儀器商城

Barlow Lens (巴洛鏡)的基本原理  天文望遠鏡

  英國人Peter Barlow是十九世紀的物理學家和數(shù)學家,他**利用一片負透鏡 (negative lens)來增加望遠鏡的放大能力,如下圖所示,故名。

  加Barlow鏡后,整套光學組合的有效焦距 (又稱合成焦距) 是 F ’ ( B / A ) 。 B / A 又稱 Barlow鏡的放大率。



  Barlow鏡的放大率是隨它的擺位 (距離A) 改變的,例子:

  設Barlow的焦距f = 50 mm,A = 25 mm。
  成像距離必定是 B = f ’ A / (f - A) = 50 ’ 25 / (50 - 25) = 50 mm
  放大率 = B / A = 50 mm / 25 mm = 2倍

  設f仍然是50 mm,但A增加至34 mm。
  成像距離 B = 50 ’ 34 / (50 - 34) = 106 mm
  放大率 = B / A = 106 mm / 34 mm = 3.1倍

  若物鏡的焦距是1000 mm,加此barlow后的有效焦距增至3100 mm。

  有一Barlow鏡,焦距f = 2吋,成像距離B規(guī)定要6吋。
  Barlow鏡的位置必須使 A = f ’ B / ( f + B) = 2 ’ 6 / (2 + 6) = 1.5吋
  放大率 = B / A = 6吋 / 1.5吋 = 4倍